

過孔分類、地孔功能及電路板并聯設計
PCB板的過孔按其功能可分為以下幾類:
1、信號過孔(要求過孔結構對信號影響最小);
2、電源、地過孔(過孔結構要求過孔分布電感最小);
3、散熱過孔(過孔結構要求過孔的熱阻最小)。
地孔的作用如下:
1、散熱;
2、多層板連接形成;
3、高速信號換層過孔位置。
但接地孔的間距一般只有1000mil,其原因如下:
假設EMI的測試范圍高達1Ghz。 那么1Ghz信號的波長就是30cm,1Ghz信號的1/4波長就是7.5cm=2952mil。 也就是說,如果過孔的間距能夠小于2952密耳,就可以很好地滿足地層的連接,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因此,一般建議每1000mil鉆一次通孔。
基于PCB設計的整體流程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網表導入、封裝和數據庫構建、主控設計、物理和電氣約束設計、布局、布線、設計評審和設計輸出。 對于一個復雜的設計,從任務本身來看,布局和布線都是比較重的,尤其是布線。 從長期的實踐經驗來看,重要信號的手工接線仍然是主要的接線形式。
考慮到布局布線任務過程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考慮采用并行設計方法。 布局和布線的并行設計方法基本相似,但目標和優先級不同。 以布局為例,說明并行布線設計的特殊點。
任務分析與分解
布局分析的出發點是結構設計約束和電路拓撲分析。 結構設計約束包括邊框形狀和尺寸要求、安裝孔和特殊部件的定位和高度限制要求、區域使用限制等。
考慮一個典型的設計實例,以手機板的設計為例。 從電路拓撲結構來看,總體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各部分的信號特性對布局的要求有明顯的差異。 每個元件的布局將根據信號流進行,同時考慮屏蔽、電磁兼容性(EMC)和其他設計要求。 為了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還應該考慮信號完整性(SI)。
通過對上述典型設計實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一種并行設計布局的方法:擴展電路拓撲類型,為每個元件規劃合適的空間,并安排合適的工程師進行并行設計布局。
角色安排
考慮以下并行設計布局的任務分解:
1、通信協議相關組,包括射頻器件(功率放大器/收發器/頻率轉換器等)、模擬數字混合器件、常規模擬/邏輯器件、數字基帶處理器等;
2、應用相關組,包括LCD/背光驅動器、圖像處理引擎、應用處理器、存儲器(RAM)、閃存(Flash)、存儲(SDCard)等;
3、公共信號相關組,包括所有外設接口、電源及電源管理、時鐘組件等。
假定這些并行階段中的每一個都由工程師執行和完成。 角色分配如下: 工程師A負責布局設計和通信協議組布局; B工程師負責申請相關分組布局; C工程師負責公共信號相關組的布局。 角色安排的原則是注重每個工程師的技能和特長。
---- 電路板設計及電路板加工廠家講解過孔分類及地孔功能及電路板并行設計。
然后
聯系
電話熱線
13410863085Q Q
微信
- 郵箱